三聚氰酸三烯丙酯是化学物质
三聚氰酸三烯丙酯是化学物质,三聚氰酸三烯丙酯,又名2,4,6-三烯丙氧基-1,3,5-三嗪,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
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运用于木材、塑料、涂料、造纸、纺织、医药及建筑等领域,含有三聚氰胺的工业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三聚氰胺虽然并未被收录于《危险化学品名录》中,但其对动物有潜在的危害性,长期接触或摄入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事实上,三聚氰胺的危害早已被人类所认识。
1945年的动物试验显示,将大剂量的三聚氰胺饲喂给大鼠、兔和狗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现象,但动物的长期摄入则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有可能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三聚氰胺被列为2B类致癌物。
国内消费者对于三聚氰胺的认识始于"毒奶粉"事件。蛋白质作为奶粉中关键的量化指标,其含量的多少直接关系产品的质量与竞争力。为了提高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凯氏定氮法是食品工业常用的一种蛋白质测试方法,通过对含氮量的测定来界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是否达标,如果以含氮量计算,奶粉中的含氮量约为2.9%。
而一些不法商家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将工业原料三聚氰胺添加到食品中,以提高检测时蛋白质的比重,因为三聚氰胺的含氮量为66.6%,是奶粉的23倍。三聚氰胺的使用不仅可以使蛋白质含量符合标准,更重要的是能够显著降低成本。
2008年,许多食用三鹿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经过缜密的调查取证,随后在受害者奶粉中发现了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被公之于众。"毒奶粉"事件对社会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其直接拖累了整个奶粉行业的发展,也使消费者降低了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毒奶粉"事件给中国市场甚至是全球市场敲响了警钟。
多途径的污染来源
三聚氰胺作为用途丰富的化工原料,排除人为添加的因素外,其也存在着多样化的污染途径,比如农兽药的使用、共线生产的带入以及包装物质的迁移等。
2008年,有研究者从奶农自产自控的鲜奶中检出了三聚氰胺,其潜在的污染链条已经形成;
2009年,有研究对北京地区食品中三聚氰胺污染进行调查发现,糖果和巧克力的检出阳性率最高,为11.83%,调味品中的检出阳性率最低,为1.78%。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暴露风险值得警惕。
从安全性来看,虽然三聚氰胺每日总体的摄入量要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每日耐受摄入量,但其潜在的危害性也不容忽视。并且,三聚氰胺通常伴随着更高毒性的三聚氰酸出现,其是三聚氰胺加工产生的副产物。
2008年11月,美国FDA在公布的含有三聚氰胺的食品中同时发现了微量的三聚氰酸,认为三聚氰酸是使含有三聚氰胺产品的毒性超出正常水平的重要原因。
"毒奶粉"事件发生后,我国就积极推行三聚氰胺的限量管理标准,制定了临时的三聚氰胺限量值,并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认可。
2010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食品中三聚氰胺的国际食品法典标准,粉状婴儿配方食品中三聚氰胺限量为1mg/kg,其他普通食品中三聚氰胺限量为2.5mg/kg,我国的标准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2012年7月5日,联合国负责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细化了液态奶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新标准,即每公斤液态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过0.15毫克,该限量经换算后与粉状乳粉基本保持一致。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制定了完善的三聚氰胺检测体系,包括原料乳与乳制品、动植物源产品、接触料产品及相关的检测方法等一系列标准。
随着三聚氰胺生产及控制技术的发展,环境及共线生产等带入的风险已经很低,但三聚氰胺迁移的风险始终很高,并且逐渐成为三聚氰胺污染的主要源头。目前,三聚氰胺迁移导致的食品不合格情况已经成为我国出口产品被退回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三聚氰胺为原料合成的食品接触材料应用很广泛,包括餐具、杯子以及食品包装材料等,通常情况下,三聚氰胺在产品中较为稳定,但经过光照、加热、遇酸或反复使用后时,残留的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会向与之接触的食品发生迁移,从而污染食品,危害健康。
以刚过去的4月份为例,美国FDA拒绝进口我国的29批次食品中,因疑含三聚氰胺或三聚氰胺类似物原因被拒绝的有10批次,占到总数的34%左右;同月,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通报不符合标准的中国食品及相关产品中,因三聚氰胺迁移导致的不合格情况有4批次。从欧盟整个2019年来看,三聚氰胺迁移被通报19批次,占塑料制品(51批次)的37%左右,占整个食品接触材料案件的15.2%。三聚氰胺迁移在食品中的问题较为严峻。
近年来,国际上对食品接触材料的监管态势明显趋紧,食品接触材料不合格的情况逐年增加。
实际上,产品出厂前都会有严苛的检测环节,其不合格多是由于检测结果差异导致的。三聚氰胺迁移量阈值很低,检测方法的些许区别可能就会导致结果的不同,这也是国际贸易上三聚氰胺迁移检测不合格的重要原因。为了规避检测方法的不足,国际间在检测技术上应该达成必要的共识,企业也应该制定更为严苛的标准,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